基层人大
打造和芳居“邻里食堂”,村里80岁以上老人不用花一分钱,就能享受免费的助餐服务;实施道路亮化工程,新增100套太阳能路灯,让群众出行更加安全;满足“小居民们”的需求,充分利用小区“边角料”,打造孩子们的游乐天地……
这些幸福画面的背后,凝结着南丰镇人大对民生工作全过程、全方位监督的责任与担当。
将监督链条拉长。近年来,南丰镇人大先后聚焦教育医疗、养老社保、交通出行等重点民生领域,围绕国土空间规划、食品质量安全、防汛备汛工作等热点问题,深入开展调研和视察活动,推动一条条代表建议转化为改善民生福祉的一项项具体举措。紧扣企业发展难点痛点问题,连续开展“人大代表进民企”“百人联百企”“护航营商环境专项行动”等活动,累计走访企业300人次,转办建议近百条,推动《关于进一步促进南丰镇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》等政策出台。
将监督哨口前移。依托6个代表小组,分赴全镇各处详细查看民生实事项目进展情况,就加快项目进度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。从项目立项到资金使用,从工程建设到后期维护,每名人大代表都化身成“民生观察员”,着力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。特别是在“邻里食堂”建设中,南丰镇人大探索在第二代表小组创新建立了“三查三看”监督法,即“查食材质量看营养健康、查服务细节看实际需求、查长效机制看可持续性”,以实际行动让“银发族”暖胃更暖心。
将监督成果共享。建立“人大+纪委”监督模式,构建信息共享互通机制,制定联合督查工作计划,聚焦安全生产、生态环保、国有和集体资产管理等重要工作,常态化开展联动监督。针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,建立问题清单,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整改落实,直至问题“销号”。大力推进数字人大建设,结合“‘码’上见代表”平台信息,将“关于加快晨丰公路与202县道交叉口改造的建议”“关于加强年丰新村临时菜场管理的建议”等列为重点督办建议,人大监督与社会监督在协同联动中释放叠加效应。